33名铁路青年蹬着电动三轮为上海“输血供氧”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胡晓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上海街头近来活跃着一支由33名铁路青年组成的三轮车队。他们车技不佳,化身成为“快递小哥”,护着一车又一车的物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胡晓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上海街头近来活跃着一支由33名铁路青年组成的三轮车队。他们车技不佳,化身成为“快递小哥”,护着一车又一车的物资,解救社区居民的胃。
图为在南京东路外滩蹬三轮的志愿者,上海铁路局供图
空旷的南京东路外滩区域,中国铁路上海局华铁旅服公司的年轻人杨元幸第一次坐着电三轮“畅享”这座陪自己长大的城市。4月初的上海马路已不见车水马龙,平日最热闹的上海外滩除去医护、志愿者和偶尔路过的外卖骑手,几乎再看不到人。
“以前是每天到上海石洞口附近上班,工作是管理好列车卧具的清洗消毒。”从企业员工到城市志愿者,杨元幸把它称为“从关节到细胞的转变”, 此刻的他和25名年轻同事一起,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输血供氧。
4月9日,接到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支援黄浦区抗疫工作的紧急通知后,上海市建交委快速集结了由中国铁路上海局华铁旅服公司和中铁二十四局电务公司两套班底共33人组成首批志愿者突击队赶赴黄浦区外滩街道抗疫一线。在此之前,杨元幸和2名同事已经在单位坚守超过2周时间。
陈若才老家在安徽淮北,2016年,攒了10年工资的他把家安在了上海金山,他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一言难尽,他感谢上海给了他和家人定居发展的机会,也感慨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每个人无法置身事外。
图为志愿者们一起吃午餐,上海铁路局供图
“生活要向前看,抗疫也是。”得知有志愿者人数缺口,和妻子简单沟通后,背着小包的陈若才当天第一个出现在了集合地点。4月9日,平时在单位负责开车的他第一次摸起了三轮车,他把自拍照发给了女儿,问她自己酷不酷。
人口稠密的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新旧小区交织叠加,地形方位更是错综复杂,电三轮上两人一组分工明确,前面的人负责开车,后面的人负责指路。然而,不止有体能考验,上海4月的天气也为他们带来难题。白天室外最高气温已经达到28度上下,身着防护服的几人在作业中几次被热到濒临晕厥。
由于街道人手稀缺,他们每天8点就来到物资分拣中心,尽量用上午的时间完成卸车和分拣工作,“一般忙到13点才会回驻地吃午饭,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身上那套昂贵的防护服。”经过一轮全身消杀,杨元幸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脱下防护服,全身湿透。
图为铁路青年为社区配送物资,上海铁路局供图
下午的时间用来给居民配送物资。街道和社区的值班干部会把目的地的坐标信息发到志愿者群里。由于几人的家都不在附近,头几天,手机导航成了他们上午“救命稻草”,即便是人工智能,对于一些犄角旮旯的位置也是无能为力,几趟来回,经不住里外折腾,手机电池就先罢了工。
黄向荣回忆,11、12号两天,几批救援物资集中抵达,他们的工作时间延长,手机没电,路上没人,“最后(配送)的几个小区只能凭着感觉走,那两天,送完最后一批物资已是深夜。”有了前面的教训,几人之后出门养成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
4月18日起,附近几个街道先后有小区解封,区域配送站点的工作也被十几个外卖骑手接替,他们交出了电动三轮车,转而负责起街道居民核酸筛查队伍的秩序。
白天他们也接业主微信群里的“跑腿”业务,相比各大平台,他们提供的是免费服务。其他同事接到转运阳性病患的小区求助,忙完手头工作的他们也会背起消杀机器,打开消杀喷头走进一些平房和高层建筑。
一组长三角铁路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此轮疫情以来,先后已有超过4000名铁路职工参与到上海各类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中;江浙沪皖多地包括调度、机务、车务、电务、工务、供电等专业系统人员在内的数万人原地待命,接受单位集中管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文章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网址: http://www.zgsxzzzz.cn/zonghexinwen/2022/0422/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