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_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红细胞悬液标本血常规指标比较 2.2 两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及不同输血次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红细胞悬液标本血常规指标比较
2.2 两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及不同输血次数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 探讨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 6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采取未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观察组采取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与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红蛋白]、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输血次数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0.003±0.001)×10~9/L、血小板计数(15.42±4.31)×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0±1.720)×10~9/L、(161.73±55.34)×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次输血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为0.81%(2/247), 2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3.03%(1/33),3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5.00%(1/20);观察组1、2、3次输血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次输血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为3.66%(9/246),2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26.47%(9/34), 3次输血患者的发生率为30.00%(6/20);对照组2次输血及3次输血患者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1次输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33%(4/300),低于对照组的8.00%(24/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取去除白细胞输血能够有效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对于预防多次输血导致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发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22.18.053
论文分类号:R457.1
文章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网址: http://www.zgsxzzzz.cn/qikandaodu/2022/1028/1128.html
上一篇:行政法及地方法制论文_在输血医学专业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