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用于产后出血救治中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类型之一。产后出血多为急性发作,可导致机体血液大量流失,直接影响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目前产后出血已经成为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一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类型之一。产后出血多为急性发作,可导致机体血液大量流失,直接影响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目前产后出血已经成为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一旦出现产后出血,需及早进行治疗,积极控制出血状况,避免患者失血性休克、死亡[1]。产后出血过程中,血液中凝血物质消耗较大,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治疗不当可引起贫血、持续性低血容量、脏器功能衰竭状况,增加死亡风险[2-3]。因此,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是治疗的重点,输血治疗是快速改善血容量及凝血功能的重要方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可补充凝血因子,是产后出血治疗的常用手段,但目前临床对于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的具体输注时间仍无明确标准。为明确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时间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产科出现产后出血需实施成分输血治疗的80例产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和预防性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需实施成分输血治疗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预防性组,每组40例。常规组年龄21~38岁,平均(29.)岁;孕周30~41周,平均36.7周;体质量48.3~76.8 kg,平均(64.)kg;产次0~2次,平均1.2次。预防性组年龄21~38岁,平均(29.)岁;孕周30~41周,平均36.8周;体质量48.1~77.5 kg,平均(64.)kg;产次0~2次,平均1.3次。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产妇产后24 h内出血量>1 000 mL;临床资料完整者;产妇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晰者。排除标准:原发性凝血功能异常者;其他严重组织、器官、系统病变者;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死亡者。
1.2 方法 常规组运用常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治疗,首先对产妇输注红细胞治疗,并严密监测出血量及凝血功能状况,当产妇出现出血量达到自身血容量或凝血功能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或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1.5倍后,对产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为10~15 mL/kg。
预防性组实施预防性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治疗,先对产妇输注红细胞治疗,监测出血量,在产妇出血量>1 500 mL时,立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为10~15 mL/kg。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后,再监测出血状况,若产妇仍存在持续性活动性出血,需实施血液成分输注,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确定产妇实际需求量,根据实际需求输注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在产妇血浆输注治疗前后采集产妇血液实施凝血四项检测,使用迈瑞医疗提供的ExC8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迈瑞BC-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止血效果、恢复状况。②观察两组产妇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输注量状况,分析产妇输血状况。③分析产妇凝血功能变化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止血效果、恢复状况比较 预防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止血效果、恢复状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emostatic effect and recovery between two groups of women(±s)住院时间(d)7. 5. 5.270 0.000组别常规组预防性组例数40 40 t P产后出血量(mL)3 452.3±1 021.5 2 487. 4.804 0.000
2.2 两组产妇输血状况比较 预防性组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输注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输血状况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maternal blood transfusion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women(±s)组别常规组预防性组例数40 40 t P血浆(mL)1215. 721. 12.536 0.000红细胞(U)11. 7. 8.353 0.000血小板(U)2. 1. 7.986 0.000冷沉淀(U)16. 11. 9.265 0.000
2.3 两组产妇凝血功能变化比较 预防性组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组、常规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文章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网址: http://www.zgsxzzzz.cn/qikandaodu/2021/022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