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输血”变“造血”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贫困山区基础差,发展难,短板咋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点帮扶云南马关县,缺啥补啥,量身定制金融扶贫方案,强基础、扶产业、畅销路,6年投入21.16亿元,新技术、新理念注入贫
贫困山区基础差,发展难,短板咋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点帮扶云南马关县,缺啥补啥,量身定制金融扶贫方案,强基础、扶产业、畅销路,6年投入21.16亿元,新技术、新理念注入贫困县,助力1.2万户、4.67万人脱贫,探索出一条“输血”变“造血”的金融扶贫新路。
对症下药,破解农产品出山难
从昆明坐动车两个半小时,到达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这里山高弯多,一个个乡村仿佛被打散的珠串,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
马关县地处中越边境,是云南省27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地处边陲,基础薄弱,信息闭塞,产业发展滞后。2012年起,农发行定点帮扶马关县,为这里量身定制金融扶贫方案。
“我们县属于区域性贫困,山大沟深,需要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马关县委书记李献文说。农发行定点扶贫以来,通过信贷投放、扶贫基金等方式,突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破解脱贫制约瓶颈。
安居才能乐业。在南捞乡塘房村委会麻栗山丫口易地扶贫安置点,一排整洁的新房掩映在青山之间。南捞乡乡长沈保家介绍,当地雨季较长,原居住点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不少村民家中发生过房屋垮塌。“现在再不用一下雨就担惊受怕了。”村民周德坤一家四口,去年年底搬进了新家,安顿下来以后,他的心宽了,寻思着今年种些刺梨,比种苞谷能多挣不少。
扶贫先扶志。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农发行以支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校安工程为重点,投入2亿元,支持马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63所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已全面完成。都龙镇中心学校校长蔡明忠说,以前老校区只有6 700平方米,学生宿舍就是用木板搭的大通铺,如今新校区占地6.89 hm2,学生们不仅一人一个床位,而且还有实验室、计算机房,师资待遇也提高了。去年100多个教学岗位吸引了600多个报名者。
定点帮扶以来,农发行先后投放公路建设贷款4.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56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7.68亿元,改造农村危房3.9万户,14.5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精准扶持,产业扶贫拔穷根
“输血”更要“造血”。乏产业是马关县贫困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因素。“县里产业结构单一,弱小散,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较少。同时,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销售困难。”李献文说。
针对群众增收问题,农发行依托信贷政策,协助县里编制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菇、辣椒和食用玫瑰等产业扶贫办法,确保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稳定增收。
马白镇花枝格村,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星罗棋布,一株株巴西菇探出头来。“半个月就可以收一次,技术员上门指导,公司统一收购,销路不愁。”村民陶金学喜滋滋地说。
马白镇副镇长山超介绍,巴西菇只有云南省部分地区可以种植,成长周期短,附加值高,通过推广种植,户均纯收入能达到3.5万元。“农户只负责巴西菇管理和采收,收购、加工和出售由企业和合作社负责。”山超说,搭建大棚由县鸿达食用菌协会垫资1.5万元,还有一部分申请贴息贷款。县里给每个贫困户补贴6 000元,用于修建抽水设备等初期投入。
“推广巴西菇种植,充足的菌棒原料很关键。”县鸿达食用菌协会会长陈波说,今年4月,协会原料紧缺,一度影响生产,农发行云南分行得知后,紧急联系多家糖企,在短时间内帮助调集到3 500吨价格优惠甘蔗渣,为种植户节约了成本,让巴西菇在马关“落地生根”。
多元帮扶,牵线搭桥聚合力
在注入扶贫资金、就地开展产业扶贫的同时,农发行积极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的良性联动机制,为马关输入市场、技术、理念,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拓宽银政合作渠道。去年,农发行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5个定点帮扶县的干部培训班。马关县的60名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聚焦如何围绕脱贫攻坚开展工作,从推进产业扶贫到开发特色小镇,都有涵盖。”李献文说。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农发行助推定点县脱贫产业,帮助马关签订了东西部战略合作协议,制订了人才培养计划,并筹集各类资金300万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林立介绍,通过构建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机制,促成东部发达地区与马关县建立起协作关系,有利于聚合多方力量,筑牢产业基础。
招商引资,共赢发展。从去年4月至今年8月,已5次为马关招商引资。前不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举办的马关县产业扶贫招商引资对接会上,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12.1亿元,农发行将提供意向性融资5.2亿元。通过合力攻坚,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输血杂志》 网址: http://www.zgsxzzzz.cn/qikandaodu/2020/1209/433.html